所有數字化產品










量子計算對現有加密體系的沖擊
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快速發展,傳統RSA、ECC等非對稱加密算法面臨被破解的風險。研究表明,一臺具備4000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就可能在數小時內破解2048位RSA加密。DocuSign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子簽名平臺,每天處理數百萬份敏感文件,其加密系統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用戶數據安全。
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疊加和糾纏特性,可以同時處理海量數據。這種特性使得傳統基于大數分解難題的加密算法變得脆弱。DocuSign技術團隊指出,現有的SHA-256等哈希算法在量子計算機面前也將失去保護效力。DocuSign的量子安全布局
DocuSign早在2018年就開始關注量子計算威脅,并啟動了"量子安全簽名計劃"。該計劃主要包含三個方向:后量子密碼算法研究、混合加密系統開發和量子密鑰分發測試。
在后量子密碼算法方面,DocuSign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(NIST)合作,評估了包括格密碼、哈希簽名等多種候選算法。2022年,DocuSign成為首批支持CRYSTALS-Kyber算法的商業公司之一。這種基于格的加密算法被認為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攻擊。混合加密系統的實踐
DocuSign創新性地采用了"雙軌制"加密策略。在現有系統中同時運行傳統ECC加密和后量子加密算法,形成雙重保護。這種混合模式既保證了當前系統的兼容性,又為量子時代做好了準備。
DocuSign CTO表示:"我們的目標是確保今天簽署的文件在未來20-30年仍然安全。混合加密系統就像一個保險箱,同時配備機械鎖和生物識別系統。"該公司已經在企業級客戶中試點部署了這種混合加密方案。量子密鑰分發的前景
除了軟件層面的防護,DocuSign還在探索量子密鑰分發(QKD)技術的應用可能性。QKD利用量子態傳輸密鑰,任何竊聽行為都會導致量子態坍縮從而被發現。雖然目前QKD受限于傳輸距離和設備成本,但DocuSign已與多家量子通信實驗室建立合作關系。
2023年,DocuSign完成了首次跨城市量子加密文檔傳輸實驗。這次實驗成功在50公里距離上實現了量子密鑰保護的電子簽名傳輸,為未來量子安全通信網絡奠定了基礎。行業合作與標準制定
DocuSign積極參與量子安全生態建設。該公司是量子安全聯盟(Quantum Safe Coalition)的創始成員,與IBM、Google等科技巨頭共同推動后量子密碼標準化進程。DocuSign還資助了多所大學的量子安全研究項目。
在標準制定方面,DocuSign專家參與了NIST后量子密碼標準的評審工作。該公司提交的技術建議中有三項被納入終標準草案,展現了其在量子安全領域的技術實力。
面對量子計算帶來的安全挑戰,DocuSign以前瞻性布局走在了行業前列。從算法研究到系統實現,從技術探索到標準制定,DocuSign構建了全方位的量子安全防御體系。隨著量子計算時代的臨近,DocuSign的量子安全戰略不僅保護了自身業務,也為整個數字簽名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。DocuSign將繼續深化量子安全技術研發,為用戶提供面向未來的可信電子簽名服務。
相關TAG標簽:量子密鑰分發 DocuSign加密 電子簽名安全 量子計算安全 后量子密碼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欄目: 華萬新聞
2025-08-02
5000款臻選科技產品,期待您的免費試用!
立即試用